S100
真菌發酵與細菌發酵相結合
液體發酵與固體發酵相結合
好氧工藝與厭氧工藝相結合
枯草芽孢桿菌、地衣芽孢桿菌、乳酸菌、米曲霉、黑曲霉、酵母菌等各個菌種均需單獨發酵,再經科學復配,打造出全新一代的功能強大的微生態符合產品。

聯系我們:18953879111 0538-6620111
益生菌S100與市場主流微生態產品的比較
|
益生菌S100 |
主流微生態產品 |
產品成分 |
發酵培養物+活菌,載體全部采用發酵培養物,含有多種代謝產物,包括蛋白酶、淀粉酶、果膠酶、纖維素酶等多種內源酶、乙酸、丁酸等多種有機酸、小肽、氨基酸、核苷酸、促生長因子、免疫調節因子等 |
活菌,載體一般為麥飯石粉或未發酵的廉價粉狀輔料;有益功能性成分較低或者基本沒有。 |
作用機理 |
除了活菌在腸道增殖有效調理腸道菌群外,主要作用依靠功能性成分來完成;發酵生產過程中菌體代謝產生的多種有益成分均保留在產品中,提高飼料消化利用率,增強機體抵抗力,增加經濟效益。 |
主要通過活菌調理腸道菌群起作用,對于腸道菌群正常的動物作用不顯著;添加量太低,產品中的其它成分難以體現出效果?;罹谀c道增殖數量有限,代謝產生的有益成分也就比較少,很難發揮作用。 |
發酵工藝 |
液體發酵與固態發酵相結合,真菌發酵與細菌發酵相結合,發酵底物不再稀釋,直接復配成產品 |
細菌液體發酵生產出上千億的菌粉,再添加廉價載體稀釋十倍、幾十倍甚至幾百倍;多數產品無真菌發酵。 |
產品標準 |
除標注活菌數量,各種內源酶酶活性能、小肽、有機酸等均明確標注;未知促生長因子等其它有益成分因無法準確檢測未標注。 |
只標注活菌總數,不同菌株性能差異極大,魚龍混雜、參差不齊。 |
使用效果 |
長期大范圍驗證,大于90%的用戶均能看到明顯的效果 |
使用效果顯著的用戶比例較低。 |
原料組成:
枯草芽孢桿菌、地衣芽孢桿菌、凝結芽孢桿菌、嗜酸乳桿菌、有機酸、小肽、麩皮
成分保證值:
枯草芽孢桿菌≥50×108CFU/g、地衣芽孢桿菌≥50×108CFU/g、凝結芽孢桿菌≥1.0×108CFU/g、嗜酸乳桿菌≥0.5×108CFU/g、酸性蛋白酶≥1.0×103u/g、中性蛋白酶≥500u/g、纖維素酶≥500u/g、木聚糖酶≥50u/g、小肽≥5%、有機酸≥3%。
主要功能:
1. 提高飼料轉化率并降低飼料成本
在動物體內可代謝產生大量消化酶類,優化腸道的多酶消化體系,并參與蛋白質代謝、能量代謝、礦物元素代謝和維生素的代謝,還產生較多的B族維生素、有機酸和未知促生長因子。在飼料營養相對不足時,改善飼料的效果尤其顯著。
2. 提高生產性能和畜禽產品質量
提升肉禽、幼畜等動物的生長速度、降低料肉比;改善蛋禽蛋殼質量、降低破蛋率、延長產蛋高峰期,提高中后期產蛋率;提升種禽的合格種蛋數,改善肉禽、豬、肉牛羊的酮體品質。
3. 減少耐藥性病原菌和混合感染
調節畜禽腸道菌群平衡,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,降低因腸道菌群失衡引起的腹瀉及便秘現象。促進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的生長,提高動物的免疫機能,保持腸粘膜屏障和改善腸道免疫屏障,建立動物機體健康的良性循環,有效抑制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等耐藥性病原菌,防止內源性感染、二重感染和混合感染,對病毒性疾病也有協防效果。
4. 優化生態環境和降低環境污染
降低舍內氨氣、硫化氫、糞臭素等污染氣體的濃度,減少環境污染,有效降低氨中毒導致的動物各種呼吸系統疾病。
適用對象:
適用于畜禽、反芻、水產動物、毛皮動物
使用方法:
全價配合飼料中,每噸添加0.5-2公斤益生菌S100。幼畜禽、母畜、種禽等,可適當增大添加量。飼料中雜粕及非常規原料使用量較大時,可適當增大添加量。
貯存:
存放陰涼、通風、干燥處,避免與有毒有害物質混合存放。
注意事項:
1、本品可安全耐受飼料高溫制粒。
2、在使用過程中,動物的免疫程序、衛生防疫程序照常進行;長期使用可顯著降低抗生素使用量,降低畜產品中藥物殘留。
3、本品非水溶,但可于水中攪拌后過濾,濾液飲水,固體渣拌料使用。
凈重:
1000g/袋。
保質期:
本品于陰涼干燥處存放,常溫下保質期18個月。
生產日期:
檢驗合格出廠,生產日期見封口處。
一分投入 十分回報
益生菌S100對蛋雞產蛋率和破蛋率的影響
|
產蛋率(%) |
破蛋率(%) |
||
|
試驗前 |
試驗后 |
試驗前 |
試驗后 |
試驗組 |
90.52±3.57a |
94.35±2.87b |
0.68±0.21A |
0.26±0.15A |
對照組 |
90.89±2.02a |
89.76±2.71a |
0.45±0.13A |
0.63±0.24B |
試驗組產蛋率提高3.83%,對照組降低1.13%,差異顯著。試驗組破蛋率下降0.22%,對照組破蛋率增加0.18%,差異顯著。
益生菌S100對肉仔雞生長性能的影響
指標 |
1-21d |
22-42d |
1-42d |
|||
試驗組 |
對照組 |
試驗組 |
對照組 |
試驗組 |
對照組 |
|
平均日 |
30.27±0.95 |
29.51±0.95 |
67.31 ±3.62 |
59.90±4.25 |
48.79±2.38 |
44.71±2.76 |
平均日 |
43.87±0.65 |
43.46±0.73 |
130.81±8.52 |
128.83±9.02 |
87.34±4.75 |
86.15±5.06 |
料重比 |
1.45±0.02 |
1.47±0.03 |
1.94 ±0.04 |
2.15±0.05 |
1.79±0.02a |
1.93±0.03b |
與對照組相比,試驗組1-21d平均日增重提高2.57%,22-42d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2.37%;1-42d平均日增重提高了9.13%,料重比降低了7.82%,差異極為顯著。
益生菌S100對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
項目 |
對照組 |
試驗組 |
平均始重(Kg) |
27.97±0.73 |
27.85±0.91 |
平均末重(Kg) |
51.88±1.03 |
53.52±0.86 |
平均日增重(g) |
683.14±20.04a |
733.43±18.37b |
平均日采食量(g) |
1557.56±39.21 |
1584.21±34.38 |
料重比 |
2.28±0.08a |
2.16±0.05b |
腹瀉頻率(%) |
4.71±1.25a |
1.89±0.82b |
與對照組相比,試驗組平均日采食量增加1.7%,差異不顯著;平均日增重增加7.4%,差異顯著;料重比降低5.3%,差異顯著;腹瀉率降低59.87%,差異極為顯著。
益生菌S100對斷奶仔豬發病、腹瀉的影響
組別 |
發病率(%) |
腹瀉率(%) |
死亡率(%) |
對照組 |
29.83±1.23A |
17.81±2.61A |
0 |
試驗組 |
12.79±0.62B |
6.8±1.27B |
0 |
由上表可以看出,在試驗周期內,試驗組與對照組均未發生死亡病例。與對照組相比,試驗組的發病率降低了55.91%,腹瀉率降低了66.59%,均差異極顯著。表明益生菌S100對于降低仔豬的發病率、減輕腹瀉癥狀有明顯的作用。